惠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惠州將“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惠東如何理解落實這一目標?日前,惠東縣委副書記、縣長郭武飄接受訪談時表示,惠東將發力山海統籌,實現綠色崛起。
縣長郭武飄介紹,這幾年惠東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全縣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區域競爭力明顯提升,發展潛能進一步釋放,進入了大投入、大建設、大產出并重的歷史新階段。為此,在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惠東縣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核心,以構建山海統籌發展示范縣為主線,明確提出了“對標全國百強縣”的奮斗目標,并提出“到2020年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達到全國百強縣前50名發展水平”的核心任務。要實現這些目標任務,需要的是更有質量、更快速度、更可持續的發展。這些思路和舉措,與市黨代會提出的目標要求緊密承接。在接下來工作中,惠東縣將以“對標全國百強縣”為引領,以更大力度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型,全面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發展活力和整體競爭力。
構建三大公共服務平臺
而在未來動作中,縣長郭武飄尤其強調該縣的公共平臺戰略。他稱,惠東將加快公共平臺構建,以更大力度拓展綠色崛起的發展空間。平臺構建是實現提速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后五年,惠東將結合“三大產業中心區”(新型工業化產業中心區、現代海洋產業中心區、綠色低碳產業中心區)的打造,著力構建三大公共服務平臺。
縣長郭武飄首先提及“5+1”山江聯動發展平臺。該平臺以規劃建設中的山江大道為紐帶,涵蓋大嶺、白花、梁化、多祝、安墩以及平山部分區域,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空港物流等產業。惠東力爭將這一區域打造成全縣開放創新的先導區、產業轉型的引領區和工業強縣的主戰場,成為推動惠東未來五年奮起趕超的重大引擎。
在海洋經濟方面,惠東將推進“7+ 2”海洋經濟發展平臺。該平臺涵蓋沿海7鎮(管委會)以及平山、白花部分區域。通過加快港口大澳塘、平海碧甲碼頭開發,推進稔山范和港規劃建設,大力發展高端濱海旅游業、清潔能源產業、高端海洋裝備制造業和海洋養殖業,力爭將這一區域打造成推動惠東未來五年奮起趕超的核心經濟增長極。
在“園區-平山-白花”一體化發展平臺方面,縣長郭武飄說,該平臺以推動產業轉移園轉型發展為依托,通過加快整合平山、白花園區資源,大力承接深圳實施東進戰略外溢的優質資源,形成要素集聚的“二次創業”新格局,力爭成為推動惠東未來五年奮起趕超的重大支撐。通過構建三大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引領惠東經濟加速發展。
重點打造五大產業集群
加快主導產業升級,以更大力度強化綠色崛起的發展支撐。縣長郭武飄認為,實體經濟是惠東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后五年,惠東將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主導產業集群、集約發展。
惠東將重點打造五大產業集群。一是以核電、風電為主導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全縣清潔能源裝機總量達到1500萬千瓦以上,成為全省清潔能源生產大縣。重點抓好廣東太平嶺核電、惠州國儲石油二期“3+2”項目、廣發惠東風電二期等項目建設。二是以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制造、船艇制造、智能制造等為特色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以巽寮為龍頭的濱海旅游產業集群,形成東起港口沙咀尾,西至稔山亞婆角的“百里濱海旅游休閑長廊”,打造國家級高端濱海旅游示范區。四是以時尚女鞋為標志的民營制鞋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形成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五是以惠東港、空港產業園為依托的商貿物流產業集群,打造粵東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
來源:南方都市報